期刊论文讨论部分如何回应同行研究争议?

2025-11-16 18:04:24


写论文讨论部分的时候,要回应同行研究的争议,其实说白了就是得把自己的研究跟别人的研究掰扯清楚,既不能装作看不见那些不一样的声音,也不能硬杠,得有理有据地解释清楚为什么你的结果跟别人不一样,或者你的研究怎么补充了现有的说法。

很多作者在写讨论的时候容易犯两个毛病,要么是回避争议,只提支持自己观点的研究,好像那些不同的意见不存在一样,这样显得不客观;要么就是简单地说“某某的研究结果跟我不一样”,然后就没了,读者看完还是一头雾水,到底谁对谁错,为什么不一样。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把争议摆出来,然后分析可能的原因,最后落脚到自己的研究怎么推进了这个问题的理解。

比如说,你的研究结果发现A因素对B有显著影响,但之前有篇论文说A因素对B根本没影响,这时候你就得先承认这个分歧的存在,不能假装没看见。然后你得琢磨琢磨,为什么会有这种分歧呢?是不是研究方法不一样?比如别人用的是横断面数据,而你用的是纵向追踪数据,时间跨度不同,结果自然可能不一样。或者是不是样本有差异?别人研究的是老年人,而你研究的是年轻人,年龄本身可能就是个调节变量。还有可能是测量工具不同,别人用的是问卷自评,而你用的是客观指标,数据来源不一样,结论有分歧也正常。把这些可能的原因摆出来,读者就能明白,分歧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具体原因的,这样你的回应就显得有说服力。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的研究结果既支持了一部分研究,又反对了另一部分研究。这时候就更得小心处理了,不能只挑对自己有利的说。你得先明确哪些研究跟你的结论一致,哪些不一致,然后分别分析。对于一致的,可以说你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些结论,增强了证据的强度;对于不一致的,就得像前面说的那样,找原因,找差异点。比如,同样是研究运动和抑郁的关系,有的论文说运动能显著降低抑郁,有的说效果不明显,你的研究可能发现运动对轻度抑郁有效,但对重度抑郁效果不大,这时候你就可以解释,之前的研究可能没有区分抑郁的严重程度,所以结论不一致,而你的研究细化了这个群体,得出了更精确的结论。

在回应争议的时候,语气也很重要,不能太冲,好像非得把别人驳倒才行。学术讨论嘛,讲究的是摆事实、讲道理,不是吵架。你可以用“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这与某某的研究存在差异,可能的原因是……”这样的句式,既指出了分歧,又显得客观中立。而且,有时候分歧并不代表谁对谁错,可能只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了问题的不同侧面,这时候你也可以说,这些看似矛盾的结果其实共同构成了对这个问题更全面的理解,你的研究正好填补了其中的某个空白。

如果别人的研究已经把问题说得很清楚了,那你的研究可能就没必要做了。正是因为有争议,有分歧,才说明这个问题还有研究的空间,你的研究才能体现出它的意义。所以,在分析完争议之后,一定要落脚到自己的研究怎么推动了这个问题的发展,是提供了新的证据,还是提出了新的解释,或者是解决了之前的某个矛盾。这样一来,你的论文讨论部分就会显得既有深度,又有逻辑,读者也能清楚地看到你的研究在整个学术脉络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