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摘要需包含研究的核心结论吗?

2025-11-07 14:18:31


很多人写论文摘要,习惯性地只写“我研究了什么”“我用了什么方法”,然后就戛然而止,觉得结论嘛,那是正文里才要详细说的,摘要里不用写。这种想法,其实是对摘要功能的一个巨大误解,会让你的论文在第一关就失去吸引力。

摘要它不是论文的序言,也不是研究过程的流水账,它是你整篇几万字论文的“浓缩精华版”,是给那些没时间或者没兴趣看你全文的读者,比如评审老师或者期刊编辑,快速了解你这篇论文价值的最重要窗口。他们看摘要,就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搞清楚三件事:你为什么要做这个研究,你是怎么做的,以及你最后到底发现了什么。这三件事里,最后那个“发现了什么”,也就是你的核心结论,恰恰是整个摘要的灵魂所在。没有结论的摘要,就像一部电影预告片,只介绍了人物和背景,却没放出任何一个高潮镜头,那谁还有兴趣去看正片呢?

没有包含核心结论的摘要,读起来会让人感觉非常不完整,甚至有点憋屈。读者跟着你的思路,了解了你研究的背景很重要,你用的方法很科学,然后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就像你辛辛苦苦爬上了一座山,在山顶上拍了张风景照,结果只给别人看了你爬山的路线图,却不给他看山顶的风景。读者最想知道的,就是你这个研究到底得出了什么有价值的发现,是验证了一个假设,还是推翻了一个旧观点,或者是提出了一个新模型。这个核心结论,是你整个研究工作的最终产出,是你所有努力的结晶,你把它藏在摘要之外,实在是说不过去。

在学术界,一个研究有没有分量,不取决于它研究了什么问题,也不取决于它用了多高深的方法,而最终取决于它得出了什么有意义的结论。你的结论,是你对现有知识体系的贡献,是你这篇论文存在的根本理由。你在摘要里把这个结论亮出来,就等于是在向评审老师宣告:“我的研究不是白做的,我得到了这个重要的发现。”这个发现,才是老师们最关心的东西。如果他们能在摘要里就看到一个清晰、有力的结论,他们对你论文的印象分立刻就会上去,会觉得你的研究是扎实的、有成果的。

摘要里的结论也不是让你把结论章节里的所有话都原封不动地搬过来。摘要的篇幅是有限的,通常也就两三百字,所以你必须提炼出最核心、最亮眼的那一两个结论。你要用最精炼、最概括的语言,把你的主要发现给说清楚。比如,你的研究得出了“A对B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个结论,你在摘要里就要明确地写出来,而不是含糊其辞地说“本研究探讨了A与B的关系”。同样,如果你的研究开发了一个新系统,结论是“该系统在效率上比传统系统提升了30%”,那么这个具体的数字就是你的核心结论,一定要在摘要里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