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摘要是否需要包含关键词?

2025-10-24 22:15:42


在学术出版的精密流程中,期刊论文摘要与关键词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深入辨析的议题。许多作者在撰写时会困惑:摘要本身是否需要包含关键词?答案是明确的:摘要和关键词是两个独立但功能互补的部分,它们共同服务于期刊论文的可见性与传播。

摘要的核心功能是提供一个独立、完整的微型论文,它凝练了研究的背景、方法、核心发现与结论。其写作目标是让读者在不阅读全文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把握研究的精髓与价值。一篇高质量的摘要本身就是一篇信息密度极高的短文,其语言应当精炼、客观、自成一体。将关键词生硬地嵌入摘要正文,往往会破坏其行文的流畅性与逻辑的连贯性,造成一种为了堆砌而堆砌的尴尬感,反而降低了摘要的可读性。

关键词则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它们是连接论文与检索系统的桥梁。它们的功能并非服务于摘要内部的叙述,而是面向外部的数据库、搜索引擎和文献管理工具。当学者进行文献检索时,正是通过输入这些高度概括的术语,才能在海量的学术资源中精准定位到你的研究。因此,关键词的选择更侧重于学术SEO(搜索引擎优化)的考量,需要精准覆盖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方法、理论模型以及研究对象。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关键词必须高频出现在摘要中才能被有效识别。现代的检索技术早已超越了简单的词频匹配,能够理解语义和上下文。一篇结构清晰、主题突出的摘要,即使没有刻意重复关键词,其核心概念也自然会被算法捕捉。正确的做法是,在完成摘要的撰写后,从中提炼出最能代表研究贡献的3到5个核心术语作为关键词。这个过程是提炼,而非植入。

因此,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摘要需要“包含”关键词,是对其各自功能的误读。优秀的论文写作实践是:精心打磨一篇逻辑自洽、信息完整的摘要,然后在此基础上,独立、审慎地选择一组能够最大化学术传播效果的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