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如何证明研究方法的可复现性?

2025-10-12 19:50:32


其实证明论文研究方法能复现,本质就是 “把做事的步骤写得像菜谱一样详细”,别让读者看的时候猜 “这里该用什么材料”“那步该怎么做”。首先得把 “原材料” 说清楚,比如做实验的话,要写明白用的仪器型号(比如 “XX 牌 1200 型分光光度计”)、试剂规格(比如 “分析纯氯化钠,纯度≥99.5%”),别只说 “用了分光光度计”“加了氯化钠”—— 不同型号仪器、不同纯度试剂,可能直接影响结果,别人没这些信息,根本复现不了。​
然后是 “操作步骤”,得一步一步写具体,别跳步。比如做问卷调查,要写清楚 “怎么选的调查对象(比如‘从 XX 市 3 个社区随机抽 200 户居民’)、发了多少份(‘共发 250 份’)、收了多少份有效问卷(‘回收 220 份,有效率 88%’)、问卷怎么统计的(‘用 SPSS26.0 软件做交叉分析,显著性水平设为 0.05’)”。要是只写 “做了问卷调查并统计”,别人连样本怎么来的都不知道,怎么复现?还有实验类研究,比如 “培养细菌”,得写 “培养温度(37℃)、培养时间(24 小时)、培养基配方(‘每 100mL 含蛋白胨 1g、酵母提取物 0.5g’)”,这些细节少一个,复现的时候就可能出偏差。​
另外,“数据处理方式” 也得说透。比如测了一组数据,要写清楚 “怎么处理异常值(比如‘用 Grubbs 检验剔除 1 个异常值’)、用什么公式计算(比如‘合格率 = 合格样本数 / 总样本数 ×100%’)”,别只给个最终结果。要是别人拿到原始数据,却不知道你怎么处理异常值、用什么公式算的,就算结果不一样,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还有,要是用了特殊的软件或代码,最好在附录里附上代码片段,或者给出获取代码的链接(比如 “代码已上传至 GitHub,链接:XXX”),这样别人能直接用你的代码,减少因代码差异导致的复现失败。​
最后,别忽略 “研究条件” 的说明。比如有的实验需要特定环境(比如 “在恒温恒湿实验室,温度 25℃±1℃,湿度 50%±5%”),就得写清楚这些条件;要是调查研究受时间限制(比如 “调查时间为 2023 年 9-10 月,避开节假日”),也得注明 —— 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可能影响研究对象的状态,进而影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