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论文摘要怎么简明概括研究过程?

2025-10-08 17:29:08


期刊论文的摘要是给你的整篇论文拍个预告片,你得在几百个字里头,把一个几十页的故事讲得清清楚楚,还得勾起人想看正文的欲望。这里面最难的部分,可能就是怎么把那个复杂又曲折的研究过程给简明扼要地概括进去,既不能太啰嗦让人失去耐心,又不能太简单让人看不明白你到底干了啥。

很多人写摘要的时候,一提到研究过程就容易掉进一个坑里,就是开始流水账式地叙述,什么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然后设计了问卷,接着发放了问卷,最后回收了问卷,这根本不是在说研究过程,这是在写工作日志。期刊编辑和读者根本不关心你这些琐碎的行政步骤,他们想知道的是你的核心研究动作是什么,你是怎么从问题走到答案的。你得把你的研究过程提炼成一个有逻辑链条的动作序列,这个链条要能清晰地展示你的研究思路。

一个好的研究过程概括,应该像一个简短的侦探故事,告诉读者你发现了什么线索,用了什么方法去追踪,最后找到了什么证据。你得用非常精炼的语言,把你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路径给串起来。举个例子,如果你做的是一个实证研究,你就不能只说你用了问卷调查法,你得说清楚,你针对哪个特定群体,通过什么样的抽样方式,发放了多少份问卷,回收了多少有效问卷,然后你用了什么统计软件,对哪些核心变量进行了什么样的分析,比如相关性分析或者回归分析。这一长串话说下来,虽然字数不多,但你的研究过程一下子就变得非常立体和可信了,读者能立刻明白你不是拍脑袋得出的结论,而是有一套严谨的操作流程。

概括研究过程的关键在于动词的选择,你得用最精准、最有力的动词来描述你的核心动作。你是“构建”了一个模型,还是“验证”了一个假设?你是“深度访谈”了十几位专家,还是“系统梳理”了二十年的政策文件?这些动词直接定义了你研究的性质和深度。你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什么“进行了研究”、“做了分析”,这种话说了等于没说,完全体现不出你工作的价值。你的目标是让读者在读完这几句话之后,脑子里能浮现出一幅清晰的画面,看到你作为一个研究者,是如何一步步操作,最终把那个研究问题给解决的。

这个过程描述还得和你论文的其他部分紧密咬合在一起,特别是你的研究目的和结论。你描述的研究过程,必须是为了实现你在摘要开头提出的研究目的而设计的,而你后面得出的研究结论,又必须是从你所描述的这个研究过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这三者之间要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闭环,不能各说各话。你前面说要解决A问题,中间却说的是解决B问题的过程,后面又得出了一个关于C问题的结论,那这篇摘要就彻底乱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