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实证分析部分怎样做好?
2025-08-27 16:47:29
论文实证分析最怕写成流水账,数据像堆干柴,烧不出火苗,老师翻两页就合本,分数跟着掉,我踩过三次坑才摸到门道,全部抖出来,省得你半夜捶键盘。
拿到原始数据先别急着跑回归,先拿Excel刷一遍,空值、异常值、负工资、两百岁的出生年份统统揪出来,删掉还是插值写在小本子上,别偷懒,后面审稿人问起来你能拍着桌子说“我处理过了”。
变量名字要短到一眼看懂,gdp、size、age、roa,别整“ln_total_assets_million”,跑回归时屏幕被列名挤爆,眼睛花,程序报错都找不到哪行错,把标签打在Stata的label里,正文用中文名,表里用英文名,两边对得上。
描述统计别只丢均值标准差,把最大最小值也摆出来,谁看到工资均值为八千最大值为八万都会好奇那八万是谁,补上箱线图,图里一个点飘在外面,解释一句“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极端值”,审稿人心里的石头就落地。
相关性矩阵放一页,颜色越深表示越相关,先把红得发紫的那几对挑出来,正文里提前解释“size和total_assets高度重合,故只保留size”,省得后面被质疑多重共线。
回归表格用三线表,列名写清(1)(2)(3),每加一列控制变量就换一行,星号标显著,三颗星的行比两颗星粗,读者目光自然被吸过去,系数后面括号里塞t值,不要写标准误,省一行纸,也省老师脑子。
稳健检验三板斧:换模型、换窗口、换变量,用Probit跑一遍,再把样本缩成2018-2022,再把核心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三个结果摆一排,主效应没变,底气就足了,审稿人想砍也砍不动。
异质性分析别硬掰,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小三组,交互项丢进表里,系数一正一负零,故事就出来了“小企业对政策更敏感”,把经济含义写透,别只写显著不显著。
机制检验用中介效应,跑三步回归,再放bootstrap一千次,置信区间不包含零就过关,图里画条路径,箭头从X到M再到Y,审稿人看图就能复述你的故事。
结果解释用大白话,系数0.05就说“税收每减一个点,企业投资率涨五个百分点”,别甩术语,把金额换算成人民币,写“相当于每家多投五百万”,读者立马有体感。
附录塞原始回归表、变量定义、代码片段,页码标清楚,审稿人想复现,点开附录就能跑,别藏私,越透明越安全。
最后一页把主要结论写成三行字,每行不超过二十个字,贴在文末,老师翻到这儿就能给分,论文实证部分就算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