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附录内容该如何合理安排?
2025-08-26 14:13:39
写论文写到附录这块,大家常把它当成垃圾桶,啥都往里塞,结果打印出来厚厚一叠,老师翻两下就头疼。我当年也犯过这毛病,把原始问卷、代码、原始数据、设备照片一口气全塞进去,装订师傅边钉边嘀咕“这书能当砖头使”。后来导师一句话点醒:附录是给真想复现你实验的人用的,不是堆杂物的地方,得让他们五分钟就能抓到重点。
先把最硬的干货放前面,问卷、量表、访谈提纲这类东西,一页一页按顺序贴,别让老师翻来翻去找问题十七在哪,我直接把问卷页码标在正文里,附录里再重复一遍页码,两边一对就齐活;接着丢原始数据,别给Excel截屏,太糊,直接CSV或者TXT贴进去,文件名写成“原始数据_2025春_清洗前”,别人拷走就能跑,省得发邮件来回问;再后面放代码,长代码别整片贴,拆成模块,每个模块起个口水名,“温度读取函数”“滤波主程序”,每段前面加三行注释:用途、输入、输出,这样代码盲也能看懂。
图片和照片统一缩到一页四张,分辨率够打印就行,别一张设备全景占半张A4,旁边留小字写拍摄日期、设备型号、关键参数,省得别人重复买错型号;大表格横着排不下就转90度,页眉写“附录表3旋转查看”,打印店小姐姐会帮你调,别自己把字体缩成蚂蚁。
最后留一页“快速导航”,用五号字把附录里每样东西的页码和用途列成两行,一行字“问卷在第3页,原始数据在第7页,代码在第12页起”,老师看完正文顺这行字就能翻到,省得他拿尺子量厚度;页脚再写一句“如需高清原图或完整数据集,邮件联系第一作者”,显得大方又不啰嗦。
整本附录控制在二十页以内,胶装后厚度不超过正文的一半,拿在手里不沉,翻开不皱,老师心情好,论文分数也跟着往上飘。